據汝陽縣旅游指揮部資料顯示,五一當天,盡管天降大雨,但西泰山風景區接待游客總量仍達2.89萬人次。整個五一小長假,汝陽縣共接待游客27.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2.8%,旅游綜合收入4336萬元,比上年增長16.6%,再次刷新了歷史紀錄。汝陽縣有關領導說:“汝陽旅游的持續火爆,很大程度上是我們打響了‘生態’這張牌,順應了人們回歸自然、享受原始生態的心理需求。”
近日,記者深入汝陽各景區采訪,親身感受汝陽打造養老養生品牌的成效。
保持原生態回歸大自然
西泰山獨特的地理地質條件形成了群峰峻拔、飛瀑奔騰、森林茂密、杜鵑爭艷的壯美自然景觀。特別是惟妙惟肖的“炎黃二帝”和“情侶奇峰”天然巨石像,為景區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無盡的浪漫色彩。西泰山有1700多種植物,森林覆蓋率超過90%,負氧離子的含量達每立方厘米48700個,被稱為“天然氧吧”;每年四五月間,漫山遍野的杜鵑花似火若霞、成林如海;這里有260多種動物,大鯢、桃花水母、野雞、猴子等都是這里的“常住戶”……所有這些,構成了西泰山打好生態牌的有利條件。
洛陽鑫宏公司總經理張恩海介紹,該公司按照把西泰山風景區打造成集生態旅游、文化傳承、新型社區、養老康復于一體的國家5A級現代旅游度假區的目標,擬投資25億元,對景區進行全面開發。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旅游基礎設施、景觀景點、旅游度假公寓、老年公寓、旅游觀光農業開發等項目。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累計完成投資2.65億元。
景區管理人員介紹,鑫宏公司秉承“少一些人為破壞,多一些原地保護,盡量保持原生態”的理念,對景區的森林、河流、花草進行最有效的保護,即使在建設中,也力求最大限度地減少破壞。漫步景區,樹林、鮮花、清泉、飛鳥,就連腳下的道路,也是仿真的樹木鋪成的,生態的概念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據介紹,如今除新建的一些項目外,該景區基本保持了原來的面貌。
親山親水游快樂無極限
與西泰山不同,汝陽縣的漂流項目則獨具特色,位于龍隱景區的花溪漂流、位于靳村鄉的恐龍谷漂流、位于三屯鎮的馬蘭河漂流,給予游客的則是原生態的刺激。游客在這里可以充分享受快樂。
恐龍谷漂流已開發全長8公里的激流飛瀑漂和全長8公里的勇士驚險漂。汝陽縣已成功舉辦了三屆“漂流節”,“到汝陽漂流”已經成為很多游客的“旅游目標”。
近日,在恐龍谷,記者看到,漂流河段上游的三元嶺水庫正在緊張施工。這是為了保證漂流項目有充足的水源而建設的工程。水庫壩高32米,壩頂長157米,庫容301萬立方米。施工單位負責人介紹,全部用水泥澆筑的大壩已建成14米,計劃本月20日開始蓄水。
在通往漂流起點的路上,一些施工機械正在進行作業。據靳村鄉黨委書記王戰峰介紹,正在擴寬的這條靳泰公路(靳村鄉至付店鎮泰山村),也是縣里為發展恐龍谷漂流項目而新上的工程。路面將由原來的4米拓寬到7米,控制紅線將達12米。“去年,縣里投資,對縣城至靳村鄉的道路急彎路段進行了改造。今年又動工改造靳泰路,等工程全部完工,此處的交通狀況將大大改善。”王戰峰說,景區還在四川自貢定制了100條大小各異、品種不同、模仿各種生活場景的“恐龍”,這些“恐龍”將于近期落戶在漂流河段的兩岸,讓人們在親山親水的暢快漂流中欣賞兩岸秀美的山水風光,和“恐龍”零距離接觸。“我上網查過,這絕對是全國僅有的特色創意,在其他景區還沒有。”他說。
建設重生態保護大自然
汝陽縣堅持打造“生態”“環保”型旅游項目,特別注重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力求使景區盡可能多地保留原貌。在此基礎上,該縣對原來的生態進行修復式建設,使其更加體現出養生的特點。
西泰山風景區在保護原生態的同時,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也盡力做足生態文章。景區投資900萬元建成了2.3萬多平方米的生態停車場,并配套了綠化、亮化、安防等設施;在景區所在的牌路村及游客服務中心周邊新建了仿生步道、仿生圍墻等,并進行了大面積的綠化、美化,栽植柏樹2000棵、雪松1200棵、杜鵑28000棵、五角楓4000棵。
景區提供的規劃資料顯示,西泰山還將投入大筆資金建設觀光農業和苗木基地,流轉趙盤嶺隧道以南沿243省道兩側土地1200余畝,用于種植油菜和油葵,發展觀光農業;建設苗木基地,種植大小葉女貞、黃楊、石楠、柏樹、國槐等常綠樹種和經濟樹種,滿足景區和養老基地未來發展綠化的需要,目前已完成120畝;建設采摘園和百果園,吸引游客,提升景區人氣,目前已完成果樹種植面積40余畝,有蘋果、桃、杏、李、櫻桃等。
在該縣的大虎嶺戶外運動基地,石頭村保持了數百年前的原貌;在恐龍遺址公園,以栽植花卉、果樹、綠化樹為重點的生態建設項目也在實施中;在杜康造酒遺址公園,杜康河兩岸也進行了以補植補造為主的生態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