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海南島最南端的三亞,在過去近三十年間,從小漁村迅速成長為中國最受歡迎的旅游度假城市。海島游、郵輪旅游、游艇旅游、中醫康體旅游等新興產業及機場建設的不斷升級發展,奠定了這座新興旅游城市快速發展的基礎。
海島游是三亞最吸引人的產品之一。在三亞及周邊,已形成西島、蜈支洲、分界洲三個知名旅游島嶼品牌。
“以前島上只有幾間部隊留下來的營房。”三亞蜈支洲島景區副總楊曉海,在島上堅守了12年,“現在蜈支洲島潛水在中國是最好的,島上各種游樂項目有70多種,還有一家度假酒店,每天近萬人上島。”
楊曉海說,搭乘“一帶一路”的機遇,蜈支洲島對經營發展進行重新規劃升級,正申請國家5A級景區。同時,與業界一道努力,推出針對性的產品,大力開拓韓國、俄羅斯、東歐等境外市場。
與海島游一樣,郵輪、游艇等新興旅游業態近年來在三亞蓬勃發展。
“1990年出訪歐洲濱海城市看到游艇和汽車一樣,和人們的生活很近,我就意識到我們國家這么大,游艇在人們生活中普及的一天總會到來。”自稱“艇哥”的恒翔游艇公司董事長謝以樓說,“我先行一步在海南島開游艇公司,在海上踏浪是件很快樂的事。”
“游艇真正普及,可能還要二十年。”多年來追逐游艇平民化夢想的謝以樓說,自己會一直堅持下去,也希望國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推出更加“親民”的游艇產業政策,助推游艇平民化。
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2006年開航至今,接待郵輪460多艘次,旅客超過80萬人次。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董事長曾憲云說,郵輪產業在中國是新興產業,促進了三亞旅游產品轉型升級。
“一帶一路”的“愿景與行動”中,提及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郵輪旅游合作,加強三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設。曾憲云告訴記者,鳳凰島2014年引進了大型央企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目前正抓緊進行二期工程建設,再建4個碼頭,建成后將成為亞洲接待能力最大的郵輪港。
三亞新興中醫康體旅游成“賣點”邁向國際市場。
“目前,三亞每家經營俄羅斯市場的旅行社,在推廣三亞旅游產品中,“中醫康體旅游”都不可或缺。”海南辰達國旅集團三亞分公司總經理曾岳臻說,中醫代表中國文化,其與三亞優越的旅游資源相結合,成為三亞旅游最大的“賣點”。
每天治療的客人1/3是外國游客,至今為上萬名外國游客進行康復治療。”曾為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羅斯等國家政要進行康復治療的三亞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薩仁說,三亞中醫理療在中亞、俄羅斯已取得很高聲譽。三亞可借助“一帶一路”的機遇,到這些國家主要城市建立中醫康復療養基地,讓中醫康體旅游走出國門。
作為島嶼型旅游目的地,航空尤顯重要,三亞業界普遍向記者反映,航空已成“瓶頸”。
“三亞發展太快了。機場就像快速成長的幼兒,需要不斷加大衣褲尺碼。”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副總裁王柏生說,2014年機場旅客吞吐量達1494萬人次。該機場1994年開通時設計年旅客吞吐量150萬人次,二期改擴建增長到650萬人次。目前正在進行三期擴建,預計2017年完成,年吞吐量旅客能力達到2000萬人次以上。
王柏生表示,“一帶一路”為三亞帶來發展新機遇,該機場主動協調航空公司、旅行社,大力開拓國際航線。目前,正在協調年內開通三亞至歐洲、東南亞等地的6條國際航線。另據記者了解,目前三亞正在謀劃填海建設新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