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與“東盟”的“旅游”交流密切,2014年,廣西共接待東盟旅游者111萬人次,占廣西接待全部外國旅游者的50,東盟已成為廣西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
“近年來廣西旅游打‘東盟牌’已經走在全國前列,東盟國家也一直是四川旅游的客源傳統市場,除了游客方面的輸送以外,目前我們嘗試在東盟國家開發一些投資項目。”四川旅游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王懷林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作為全國主要旅游目的地,廣西和四川在旅游資源上具有互補性。期望能通過與桂林旅游的合作進一步擴大東盟市場。”
日前,在廣西桂林市舉辦的2015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展上,四川旅游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桂林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就旅游產品策劃、旅游資源開發、旅游資產整合、旅游景區和飯店管理以及營銷推廣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戰略合作。
“廣西與東盟的旅游交流密切,2014年,廣西共接待東盟旅游者111萬人次,占廣西接待全部外國旅游者的50%,東盟已成為廣西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 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在2015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展開館儀式上說。
政策紅利頻釋放
旅游是中國與東盟重點合作的領域之一。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成及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推進,中國與東盟旅游業發展迅速,中國與東盟各國已互為重要的旅游客源地。為此,第1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方組委會議定,從2015年起,每年在廣西桂林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展。
“2015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展是桂林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載體,是桂林旅游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一個重大機遇。”桂林市委書記趙樂秦表示,“同時也是桂林市積極構建區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和國際交流重要平臺,建設桂林國際旅游勝地的一項重大成果,有利于將桂林市會展業打造成為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和新增長極。”
2012年11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復《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桂林旅游發展迎來春天。
2014年7月28日,桂林開始實施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成為全國首個獲批的地級市,51國公民可享受此新政,此舉再次推動了桂林深化對外開放和提升國際化水平。
2015年4月15日,桂林居民赴臺灣個人旅游正式開通。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又一政策成果得以落地,政策紅利不斷加快釋放。
據統計,2014年,桂林市共接待游客3871.16萬人次,增長8.0%,其中入境游客203.32萬人次,增長5.0%;旅游總收入420.30億元,增長20.6%;國內游客、入境游客人均停留分別達2.77、2.13天;游客人均消費突破1000元,增長11.6%,其中入境游客達2928元/人次。旅游總收入、游客人均消費增幅明顯高于游客數量增幅,旅游轉型升級效果顯現。
東盟旅游合作再發力
今年5月21日,經公安部檢查驗收批準,同意桂林機場口岸自2015年5月28日起,開始對東盟10國(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柬埔寨、老撾、緬甸、新加坡、文萊、菲律賓)持普通護照人員的旅游團,實施6天入境免辦簽證政策。
這對于正在加快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的桂林市來說無疑是又一重大利好消息。隨著東盟10國旅游團入境免簽證政策的實施,桂林與東盟10國旅游合作交流將更加便利。
據了解,桂林市接待東盟10國游客量從2003年3.6萬人次到2014年39.9萬人次,11年間增長了約11倍。2014年東盟10國游客量占桂林市外國游客量的34%。其中,馬來西亞是桂林市第二大客源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均位列桂林市接待外國人入境人數的前10位。
“桂林是馬來西亞首推的中國旅游城市之一。我們當地的旅行社也和桂林旅行社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相信今后也會合作推出更豐富的個性化旅游產品。”馬來西亞駐廣州總領事館旅游領事鄭啟賢在接受桂林媒體采訪時表示,“馬來西亞政府已經開始考慮對中國游客實行免簽政策,這一切都將為旅游合作帶來利好。”
“本次展會邀請到了東盟10國、美國、意大利等幾十個境外國家和地區參展,這些參展國家都分別派出強大的參展企業來參與活動,實現貿易洽談次數超過3600場。”桂林市博覽事務局局長周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通過本次旅游展,使桂林市成為促進中國與東盟旅游合作的前沿陣地,對桂林旅游產業升級以及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