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南京旅游委與公安、交通、氣象等多部門聯合,在重點景區投放了氣象預報實時顯示終端,防止突發氣象。同時,建立假日指揮中心,實時監測主要景區客流情況,動態發布舒適度指數。游客只要在手機上查一查,就能避開人流高峰。
氣象情況早知道,及時應對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南京旅游委在玄武湖公園等重點景區投放了新鮮武器——氣象預報實時顯示終端。“這是考慮到露天開闊空間,一旦遇到極端天氣,比如臺風、五級以上大風,像玄武湖公園的游船就會受到影響,需要提前叫停。還有樹木比較多的景區,大風會導致樹木倒伏、砸到游客。”南京市旅游委副主任王敏虹介紹,有了這樣一個終端,就可以第一時間知道氣象變化,早做準備。“目前還在建設中,主要依托于氣象部門,可以加強安全預警,防止突發氣象及次生災害。”
實時監測景區客流情況
從去年起,南京市旅游委與通信運營商及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全市假日旅游智慧信息平臺,今年初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夫子廟、中山陵等10多家景區已經被納入信息平臺。工作人員在一個平臺上,就可以實時監測所有景區的客流情況。“比如,端午小長假,我們安排工作人員全體值班,觀察景區出入口狀態、實時在園人數,一旦客流情況有異動,立刻與園區聯系,解決問題。”
王敏虹介紹,要將信息平臺覆蓋南京所有景區,還需要時間。“實時監測后,我們會在微信、微博、網站多時段更新發布景區人數、景區舒適度指數,游客在手機上就能查到景區人多不多、堵不堵,然后合理安排行程。”
針對重大節慶活動,比如梅花節、秦淮燈會,南京還建設了應急預案,突出“防火、防踩踏、防跌落、防觸電、防塌陷、防破壞”的“六防”重點,形成查、堵、控、疏的綜合安全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