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圍墻、老牛圈、烤煙房、推磨屋、陶藝坊……,向日葵、荷花池、山花香、黔北居、婚紗照……”——這是遵義縣花茂村的現實景象。花茂村黨支部書記周成軍說,花茂村目前已創辦了鄉村旅館42家、農家樂飯莊10家。今年以來,幾乎每個周末鄉村旅館和農家樂飯莊客人都爆滿,1到8月初已接待游客近4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500多萬元。
花茂村是遵義市大力推進“農旅一體化”鄉村旅游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遵義市根據區位、交通等優勢,把生態旅游建設、“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等與鄉村旅游結合起來,圍繞生態休閑、觀光旅游、鄉村體驗、婚紗攝影等需求,創建了遵義縣花茂和臺灣屯、綏陽縣“五朵金花”、余慶縣白泥、湄潭縣永興茶海、鳳岡縣田壩、桐梓縣杉枰、赤水市寶源梯田等大批休閑觀光示范農業園區。到今年8月,全市已有近1000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企業開門迎客,共接待游客600來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近60億元;解決農民就業2萬多人,就業農民收入近6000萬元,受益農戶4萬多戶。
今年初,遵義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3.9%。去冬今春,遵義市完成營造林近100萬畝,三年滅荒任務一年完成。綏陽的郁金香花海景區、紅花崗區蘭海高速沿線的香樟、桂花樹等區域已見成效。“青山映綠水,天上白鷺飛;茶林翻碧浪,水中魚徘徊”的景象在黔北大地隨處可見。
“富、學、樂、美”的“四在農家”是遵義鄉村旅游的一張靚麗名片。近年來,遵義市按照“小青瓦、坡面屋、轉角樓、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墻、穿斗枋”的七要素建設黔北民居,目前全市已新建和改造黔北民居38.46萬棟,覆蓋農戶57.7萬戶230.8萬人。其中開展創業經營的1.43萬棟。今年,遵義市將完成以黔北民居為主要標志的“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兩個省級整縣推進示范縣、19個整鄉推進示范鄉鎮及122個整村推進示范村的建設。
公路一修通,鄉村游客更集中。去年,遵義市完成交通投資240億元。新開工高速4條145公里,北環、余凱等高速建成通車,通車總里程突破700公里;改造國省干道109公里;建成通村油路1537公里。遵義機場通航城市達19個,旅客吞吐量67萬人次。今年上半年,遵義市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44億多元,同比增長14.37%;茅壇一級公路于“五一”節前通車,道真至甕安高速公路完成投資64億多元。在繼續實施“紅色交通·同心公路”、“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小康路建設方面,遵義市今年還將建成通村油路1200公里以上,基本實現村村通油路目標。赤水河旅游公路于今年元月開工以來,上半年完成投資近10億元,全年將完成投資25億元以上,實現旅游公路、步道、國際自行車賽道基礎、路面及橋涵等主體工程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