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旅游業目前發展勢頭強勁,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已覆蓋消費、投資、出口三大領域,中國正走進“旅游+”時代。
“旅游+”是新的生產力,不僅能夠更好發揮旅游業的拉動力、整合力和提升力,為相關行業和領域發展提供旅游平臺、插上旅游翅膀,催生新業態,提升相關行業和領域的發展水平與綜合價值;而且可以拓展旅游業發展的視野和空間,提高旅游業發展的品質和效益。什么是“旅游+”?怎樣用好“旅游+”?“旅游+”會給旅游業乃至經濟社會生活帶來什么?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開設《走進“旅游+”》欄目,探析報道中國旅游業的最新走向和探索實踐,敬請讀者關注。
中國旅游業目前發展勢頭強勁,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日益提高,中國正走進“旅游+”時代。
“旅游+”,是指充分發揮旅游業的拉動力、整合力和提升力,為相關行業和領域發展提供旅游平臺、插上旅游翅膀,催生新業態,提升相關行業和領域的發展水平與綜合價值。在此過程中,旅游業自身也將極大拓展發展空間,實現提質增效升級,有利于促進中國由旅游大國邁向旅游強國。
“旅游+”——開啟旅游強國大門的鑰匙
長期以來,關于旅游的認識還停留在簡單的消費層面,把旅游看成是孤立的行業。實際上,旅游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不僅僅是消費,而是覆蓋消費、投資、出口三大領域;旅游是增強國民幸福感、提升國民健康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產業,也是具有優化區域布局、統籌城鄉發展、促進新型城鎮化功能的新經濟增長點。
“旅游+”是開啟旅游強國大門的鑰匙。同“互聯網+”一樣,“旅游+”具有“搭建平臺、提升價值、促進共享、提高效率”的功能。
互聯網以其無處不在的技術力量,全面深刻地改變世界;旅游則以其強勁的市場力量、美好生活追求動力及人文交流優勢,通過“旅游+”給世界帶來深刻影響。
“旅游+”有四個鮮明特征:首先,“旅游+”由需求拉動、市場推動,為所“+”各方搭建巨大的供需對接平臺。其次,“旅游+”創造價值、放大價值,不是簡單機械的“1+1=2”,而是有機融合、化學反應,產生“1+1>2”的效果。第三,旅游是人本經濟,“旅游+”的核心是人的發展,是可以廣泛參與、廣泛受益、廣泛分享的過程,能夠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第四,旅游業無邊界,“旅游+”具有天然的開放性、動態性,其對象、內容、方式多種多樣且不斷拓展豐富。經濟社會越發展進步,“旅游+”就越豐富多彩。
“旅游+重點行業”——打造新的生活方式
“旅游+重點行業”,包括鄉村旅游、農牧旅游、商務旅游、研學旅游、養老旅游、健康旅游、休閑度假、文化旅游等,是旅游投資、旅游消費的新熱點、新亮點,是旅游轉型升級的新動力、提高旅游品質的新載體,同時也將打造新的生活方式,提高人們的幸福指數。以下列舉幾例。
旅游+研學,寓學于游。研學旅游寓學于游、寓學于樂,正在成為青少年假期生活的重要內容。適應這一發展趨勢,國家旅游局開展中國研學旅游目的地和研學旅游示范基地建設,組織成立內地游學聯盟,會同有關部門規范和引導中小學生赴境外研學旅游,努力推動研學旅游豐富內容、提高層次。
旅游+交通,開辟旅游空間。高鐵的開通、汽車保有量的增加、航空條件的改善,進一步拓展了旅游空間。目前,中國游客選擇自駕游出行的比例已超過70%,龐大的自駕游規模和日益興起的房車旅游對營地建設產生了巨大需求。適應這一需求,國家旅游局高度重視編制全國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規劃和建設標準,促進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協調出臺配套政策;支持民族地區和絲路沿線、長江經濟帶建設一批自駕車房車營地;開發高鐵旅游、旅游專列和“東方快車”“新中歐”等鐵路旅游產品。積極發展低空旅游,培育低空旅游目的地和產業鏈。
旅游+度假,不以游遍景點為目的休閑度假游成為新時尚。為適應這一旅游方式的新變化,國家旅游局開展了國家旅游度假區創建工作和中國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創建工作。
旅游+新型養老,提高老年生活品質。國家旅游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實施全國老年旅游發展綱要,規范老年旅游服務,鼓勵開發多層次、多樣化老年旅游產品;加大對鄉村旅游中養老旅游項目的支持;推動保險機構開發更多適合老年旅游需要的商業保險產品,進一步維護好老年人旅游合法權益。
旅游+健康養生,推動中醫藥文化走向世界。目前,中醫藥健康旅游方興未艾,對境外游客有很大吸引力。國家旅游局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密切合作,共同開展中醫藥健康旅游試點城市和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產品建設,推動中醫藥健康旅游國際交流合作,讓中醫藥文化通過旅游走向世界。
旅游+購物,推動旅游商品特色化發展。旅游商品一直是中國旅游要素中的短板。目前旅游消費構成中,旅游購物只占24%左右,遠低于旅游發達國家40%—70%的比重。為推進中國旅游商品特色化發展,國家旅游局今年舉辦了中國國際旅游商品博覽會、中國旅游商品大獎賽等,組織實施中國旅游商品品牌提升工程,加大對旅游商品研發、創意的支持力度。
“旅游+重點領域”——更好服務發展大局
“旅游+”代表著一種新的先進生產力。“旅游+”與美麗鄉村建設、創新創業、民間交流等重點領域結合,將在精準扶貧、促進創新創業、民間外交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旅游+美麗鄉村建設,開展旅游精準扶貧。中國鄉村旅游資源豐富,鄉村旅游扶貧是農村扶貧開發的主渠道之一。旅游扶貧有利于打破貧困地區的封閉狀態,有利于更新觀念、提高人口素質,促進實現物質和精神雙脫貧。
旅游+創新創業,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近年來,隨著鄉村旅游快速發展,大批返鄉農民工通過參與鄉村旅游經營實現了創業致富;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和文化、藝術、科技等專業人員落戶鄉村,將自身的專業優勢與鄉村的資源優勢、旅游的市場優勢結合起來,形成了一批鄉村旅游創客基地。國家旅游局今年推出首批20家全國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
旅游+民間交流,旅游外交顯現活力。“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旅游作為推動民間交往、促進民眾感情交流的重要載體,在國家外交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現在每年近2.5億人次的出入境旅游市場,已成為發出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加強與世界聯系的重要平臺和對外交往合作的重要抓手。旅游行業要在國家對外開放新格局中主動作為、主動發聲,服務國家整體外交,服務旅游產業發展,服務游客消費需求,努力開創旅游對外開放的新局面。